两会谈文旅,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来源:本站 2020-5-27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文旅行业持续增长、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亦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仍是未来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题、主旋律和总要求。考验面前,如何以应对疫情冲击为契机,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来听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黄细花:以新基建推动疫后旅游业振兴


结合疫情期间的实践,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了13份建议,其中直接涉及旅游业的就有5份。她建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应通过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抓住“新基建”建设机遇等方式,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旅游行业陷入了一片低迷。面对疫情危机,旅游行业应当危机中抓住机遇,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基建’就是其中一个发展契机。”黄细花认为,“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扩内需、促投资、促增长等优点,同时还能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旅游行业应当投身“新基建”这波浪潮,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迈向数字化,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黄细花认为,“新基建”有助打造“互联网+旅游”产业集聚区,将会不断拓展游客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体验质量,线上与线下对接,虚拟与实体交互,进行旅游产品换代与创新,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


为此,她建议,积极支持和推动旅游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加快以5G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建设,构建数字化网络平台,为推动旅游产业向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做好景区对外连接的数据结构、服务结构与产品接口,有效连接新基建与旅游产品、服务节点。


在另一份议案《关于推进“互联网+旅游”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黄细花指出,疫情期间不甘“蛰伏”的旅游业,凭借互联网开展了各式“云自救”,如“云旅游”“云景区”“云展馆”“云直播”,带来了新的变革、新的活力,为旅游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她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个“超级增量”,利用当前更新迭代迅猛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精准关注周边市场、锁定人群、找准定位、满足需求,加速行业洗牌、加速产品升级、加速优胜劣汰、加速在线业态,满足人们文旅消费需求,激发旅游业发展新动能,应成为旅游企业当务之急和长期目标。


黄细花建议,应积极推进各地景区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的互联网升级,让预约旅游成为常态,并通过丰富在线旅行、度假产品、提供旅游线上场景服务、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旅行、度假服务等手段,增强体验感、参与感、融入感。同时,全面鼓励推行电子旅游消费券、电子消费券,积极发展直播旅游、直播“带货”,让云旅游、网络直播销售农副产品扩收益等成为新常态,让“美丽世界走进大家手机里、品质旅游产品走进家门里”。


王瑞霞: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王瑞霞建议,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设。


王瑞霞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文明延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的工作,是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性工作。新基建,就是建立国家级的数字化基站、基地和平台,为5G时代的到来做好基础建设。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其数字化建设还没有纳入国家新经济建设体系中。然而,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法之人私自采集文物数字信息的情况,并从中牟利,致使国有资源流失。


鉴于上述情况,王瑞霞建议,尽快出台文物数字化的国家标准,使文物信息采集标准统一,减少资源浪费;在国家层面组成专家组对文物资源的产权保护进行研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让文物资源利用做到规范有序;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文保:让文物活起来


众所周知,山西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省。我国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其中山西占据了425处,相当于全国文物单位总数的10%。在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实践过程中,山西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实践。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表示:“从一线实践看,只有加强文物利用与维护,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才能让文物活起来。”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更多强调文物的被动保护,缺乏对文物积极利用的制度性保障,导致文物资源利用过程出现法律掣肘局面。


对此,王文保建议,对文物保护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首先,建议将文物保护法的名称改为文物法,从根本上保障文物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其次,建议在原条文中明确各级政府对文物利用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推动文物合理利用;


最后,王文保认为在新时代,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也肩负着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的职能,因此,应当允许这些单位的事业性收入用于文物的利用。此外,是否允许企业负责经营,与文化遗产能否得到良好保护没有直接关系。对此,应鼓励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在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方针的前提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经营方式,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云冈石窟活化文物、让文物‘走出去’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的文物保护理念,有必要在文物保护法中增加‘利用传承’一章,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发挥好新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推行分类保护,分类利用。”王文保说。


孙艳玲:非遗进景区,旅游添活力


随着民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游客正在由过去的看风景向看文化转变。景区文化底蕴深不深,文化故事讲得好不好,成为能否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伴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非遗融入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提升旅游档次和品位,也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如何让非遗成为景区的点睛之笔?全国人大代表、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的家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镜泊湖、雪乡等知名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靺鞨绣这项古老的技艺,孙艳玲先后在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立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小小的博物馆成了传播当地历史文化的“大讲堂”。


在疫情防控期,如何打好“非遗+旅游”牌,孙艳玲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力度,把它作为当地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加以深度融合,立足当地各主要景区特点,重点做好非遗进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在主要景区或城市内规划建设非遗博物馆或展示馆,国家给予一定的免费开放经费补助。

谈到非遗项目进景区的具体举措,孙艳玲说,一是可以组织适合展示的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在非遗博物馆或展示馆内展出,吸引游客参观;二是通过给予一定的补贴,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制作和展示,吸引广大游客现场参与互动。三是对当地非遗类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既能销售当地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又推介了地方特色旅游。


在孙艳玲看来,非遗进景区要保持地域性和原真性,突出乡土文化,形成展示、游览、购物、旅游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将非遗类的旅游产品融入景区,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


如何挖掘非遗作品中的特色,孙艳玲认为,要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创作非遗项目的驻场演出,将适合表演的非遗项目融入其中,带领游客体验乡风、乡情、乡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性和参与性,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主要景区内展示民俗礼仪类非遗项目,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和当地群众及游客参与度,集聚人气,拉动消费。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舞台展示活动,激发游客热爱、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热情,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让非遗走出去,离不开好的宣传策划。孙艳玲建议,除了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以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为传播平台,向社会宣传普及非遗知识,还要与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合作,对当地非遗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推进“随手礼”在景区销售并全面上线,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


白庚胜:“旅游+”孵化西南联大文化IP


当下,随着疫情缓解,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正在稳步推进文旅行业复苏。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白庚胜带来一份《用数字时代新思维构建西南联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经典》的提案,让人们注意到拥有秀美风光的西南地区也有亟待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白庚胜认为,云南除现有文旅景区外,还可打造西南联大、云南陆军讲武堂、滇西抗战战场、滇缅公路等现代历史文旅景区,以及元谋人、古滇国、南诏、大理国和关隘、屯军等古老历史文旅景区。“尤其是西南联大文旅景区,可开发成大型文旅群落,做多向度、多层次、多形式的保护、传承、利用,助推民族团结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他说。


白庚胜表示,云南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丰富,既有不同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题材。西南联大、滇越铁路、飞虎队等都是很好的文化IP。其中,西南联大是极重要也极具历史意义的文化资源。“因为它不仅代表云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精神。”他说。


白庚胜认为,活化西南联大文化IP,要以新文创思路探索文旅融合形式。“文旅与传媒融合,一是要文化为尊、内容为王、精神至上;二是要依托市场,打造品牌,实现价值;三是要科技武装,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实现虚实结合、古今贯通、远近联通、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天候深度文化旅游;四是实现政企学研联手,构建生产、消费、推广、观光链条,增强创意、管理、服务能力;五是向省外、国外延伸影响力,将州市域、区县域资源按主题进行整合发酵,形成巨大势能。”他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方面,云南走在全国前列,首创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效仿的对象,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代表的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的建设,做出了积极可行的探索。截至今年5月中旬,“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下载量超过230万次,使用人次超2000万,小程序集群累计访问量突破1700万人次。云南利用数字技术展开的数字文旅实践成效显著,已直接带动“云南旅游”网络搜索频次同比增长1154%,环比增长725%。“下一步在西南联大的IP开发上也需要贯彻这种新文创的思路,让西南联大不仅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年轻人的心中,让西南联大里的学者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偶像。”白庚胜说。


杨晓阳:美丽乡村要倡导“一村一品”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杨晓阳一直关心美丽乡村的建设。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乡结合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好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建筑和古村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中央部署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乡村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如不重视保留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必会令最后的这些中国建筑文化的元素消失殆尽。”


对此,杨晓阳表示:“美丽乡村要落到实处,就要倡导‘一村一品’。中国的乡村文化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根据实用和美观这两个要求,来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一股风地把所有农村都修成标准化,我认为历史上的文化精华、理想美感就会被破坏掉。”


杨晓阳指出,“只有一村一镇的艺术受到重视,大众教育才能贯穿其间。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抢救,中国民间的建筑艺术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将丧失最后的阵地。我们是农业国家,村镇文化是我们的立足点。留住心、留住传统、留住美感、留住我们中华民族这些独特的本源文化,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将所有的农村都搞成一个模样,要倡导‘一村一品’,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杨晓阳强调道。


杨晓阳还进一步建议:“在实体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可以同数字化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支持,建立网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之后,这个线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可再链接到一个世界艺术史博物馆。相当于观众参观一次博物馆,就可以把整个艺术史梳理一遍。”


“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并不只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家、艺术团队而建设。”杨晓阳特别指出,“它应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必备设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可以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史的开端及其发展出的不同风格,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品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自身的艺术审美体系与标准。由此,既可促进国人整体艺术审美的提高,又可借助艺术丰富其对人生的认识、对其他知识的增长。”


他最后强调:“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