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打造首条智慧旅游公路,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来源:本站 2017-12-27 02:41:15

在蛟万公路湾里区梅岭镇路段,一条长7.6公里的旅游智慧公路成为了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14278803360.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省道S417望招线和S106蛟万线,是通往梅岭风景区最重要的旅游公路。两路起于湾里区新经济产业园,止于105国道,全长22公里,是“国家生态区”湾里生态旅游景区的门户通道。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创建活动的要求,策应南昌市“揽山入城”战略,今年市南昌市公路局决定将该路高标准打造成全省首条智慧旅游示范公路。据了解,南昌市按照“畅安舒美”+“智”的总体思路,结合沿线自然环境,采用多种色彩,融入公路文化元素,顺应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将该路打造成了一条集文化、安全、生态、旅游、智慧等于一体的“七彩路”。

1514278803034.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信息智能化

梅岭风景区有“小庐山”之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旅游观光。南昌市从加强公路运行监测、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提升公众出行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将S417望招线和S106蛟万线两条省道,建设成江西省首条集多源信息采集、综合信息处理、远程信息控制、多路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公路。

“湾里智慧公路新经济产业园至长均乡畅通,沿线人流量3988,能见度1529米,温度3.2℃,祝您一路好心情。”这是日前记者乘车进入全省首条智慧旅游示范公路不久后收到的一条短信。市公路路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公路部门将景区和道路的实时人流量、道路通阻、气温环境等情况以短信方式主动进行推送,便于游客做好出行规划。如遇突发事件,短信平台还将作为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预警或引导分流。

行走在全省首条智慧旅游示范公路上,月亮湾观景台旁边的一处路网监测点很是醒目。市公路路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遇到低温雨雪天气时,山区公路路面易结冰打滑,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在沿线道路布设了智能环境监测与处置设备,该设备可以对路段内的温度、风向风速、结冰情况、能见度等进行监测。设立在结冰严重路段的智能融冰除雪装置一旦监测到路面结冰积雪等情况,会及时发出警告,自动启动或由工作人员启动融冰除雪系统进行冰雪消融,免去人工除冰带来的不便。

不仅如此,公路部门还在公路视线受阻的弯道处部署了14套车辆监测预警设备。当弯道一侧的雷达检测到来车时,系统会将来车预警信号发送至另一侧信息显示屏,并发出声光预警提示,让驾驶人既“听得到”,又“看得到”,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1514278803551.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景好更便民

休闲绿道曲径通幽,观景平台小巧别致,停车港湾星罗棋布……工作人员介绍说,省道S417望招线和S106蛟万线既是一条智慧旅游公路,又是他们打造的一张“畅安舒美”示范路名片,游客游玩时,可从休闲绿道步行上山,也可开车前往美丽的公路驿站、停车港湾驻留观赏风景。

为保障公路舒适安全,今年市公路局对全线进行改造,所有平交道口均采用水泥或沥青混凝土搭接,既提升了出行安全系数,又让道路变得更加多彩。黑色的路面、黄色的标线、白色的路缘石、蓝色的护栏、红色的游步道、沿途的绿化以及种植的金边麦冬,构成七色,也使这条路被称之为“七彩路”。

1514278802412.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徒步族和自行车驴友前往梅岭,山路上车多人多,既不安全,也不利于游览沿途的风景。为方便游客出行,公路部门在原有道路两侧新搭建一条具有旅游观光、生态体验、运动休闲功能的特色观光绿道,全长8公里。绿道的设计依据现场地势,因地制宜,灵活多变,沿途还设置了运动走廊、绿道驿站、景观廊架与景亭、公厕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江西省首条智慧旅游示范公路除原有景点外,新建成8个公路文化景观点、6处停车港湾和1个公路驿站,运用生态景观的设计手法,全部建立在公路废弃荒地及需要改造美化的路段,并结合当地人文、地域特色,安装文化碑(牌)20多块。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长岭驿站,该驿站是利用老道班改造而成,站内安装了空调、饮水机及加水点,配置了休息室、母婴室、公共洗手间以及触摸式信息查询终端(可查询公路路线信息、湾里区旅游情况)。




本文来源:南昌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