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联手Google 以“黑科技”展现数字化艺术作品
来源:本站 2017-12-13 12:03:55
故宫最近也赶上了快闪店的潮流,在养心殿旁边的数字馆里办了个70平方米左右的快闪实验室。
这次故宫的合作伙伴是谷歌。谷歌在2011年的时候成立了一个艺术与文化项目,通过先进软件和网络技术,让艺术爱好者在线上近距离地高清地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和中国的28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合作过,展出了13000多件展品。这次的快闪实验室里就有105件展品来自故宫,其中包括桐荫仕女玉山、任熊十万图册、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等等重量级展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故宫和谷歌合作的快闪实验室展示了三个把艺术作品数字化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妙趣横生,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多趣味。
穿越时空,你的脸是哪幅肖像画
进入展厅从右手边看起,第一个是把游客的相貌和艺术作品里的人物相貌匹配起来的 Portrait Matcher。展区由两块屏幕组成,左边链接了摄像头,显示的是展台前的画面,右边播放着世界各地艺术作品里人物的肖像。
参与者站在摄像头前就可以在屏幕里看到自己的模样,同时右边屏幕里的肖像画也会滚动起来,直到出现和参与者的脸型最相似的一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动脑袋,改变屏幕中的脸型,所匹配的肖像也会跟着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万像素以上的收藏品
逆时针顺着展区走,第二个是一块 6 平米左右的电子屏幕,轮番播放着世界各地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比如卫城博物馆收藏的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和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的浮雕、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的 《维纳斯的诞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梵·高的 《星夜》等。
这些电子版的艺术作品用的是 Google 的艺术相机 Gigapixel 拍摄,每张照片由超过 10 万个像素组成。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画家赵昌的《岁朝图》为例,在 Google 艺术与文化项目的网站上观看时,最大可以看清楚画里花朵上的花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 Google 艺术与文化项目的网站上观看时,最大可以看清楚画里花朵上的花蕊。
360度转动视角看作品
最后一个展区是 Google 开发的 AR 教学应用 Expeditions,需要配合 Google 的 Cardboard VR 眼镜一起使用。老师在平板电脑上打开 Expeditions,并且选择给学生展示的图片或视频,学生戴上眼镜后就可以看到这个场景,转动视角,可以 360 度观赏。
根据 Google 的工作人员介绍,一台 ipad 可以最多连 40 台 VR 眼镜。“其实不一定是在教学过程中,平时生活中一对一的使用也可以。”
目前 Expeditions 需要通过科学上网才能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宫和谷歌的这次合作,把传统艺术品的元素进行贴近生活的艺术改造,完美契合了互联网新套路,圈粉无数。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